Irene家的故事
永不嫌遲: 我如何在海外陪8歲的兒子從零基礎到愛上中文閱讀
我從小在台灣長大,先生來自韓國,我們在澳洲定居到目前十幾年,小朋友出生後也都住在澳洲。現在回想是因為當時其實不懂,所以給我們家大兒子在小的時候的語言輸入不足(註1)。我是主要語言(中文)的輸入者,最常和他說話,我先生(韓文)和他說比較少,他的中文口語進步非常緩慢,韓文的當然就更慢了。我記得他到兩歲都只能說幾個詞,真的聽懂他說什麼時,他已經四歲了。 當時因為和先生為了工作,身旁也沒家人,其實我們也不懂要多讀書給孩子聽,家裡連本中文書都沒有。雖然我們做了很多有趣好玩的活動,帶著他到處旅行。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從來沒想到要閱讀給他聽,所以跟本不知道要提早教孩子識字。(註2)
可能因為我和先生某個程度都是滿保守傳統的人? 我們一直認為保留母語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我們也非常堅持在家就是只有中文+韓文的輸入。大兒子的英文是四歲半時到學校去才開始學,在那之前,就是每周去playgroup和日常在外時是他的英文環境。他個性很開朗,英文不怎麼會說也是每天去上學和同學打成一遍。
第一年的學前班只有上學一周2天,隔周3天,其實我也還沒感受到他的英文進步會對未來學習中文閱讀有威脅。第二年的學前班是上學一周5天,這是突然我發現他中文腦轉英文腦,本來自己一個人玩的時候是全中文,變成用英文自言自語,還有回我話時開始全英語。這一年我真的很努力用各式方法鼓勵他全中文。很慶幸我那時有堅持,而且用他不抗拒的方法鼓勵他,現在我們兩個維持一個”說中文是很自然而且應該的關係”。如果我對他說英文他會用”妳為什麼用英文跟我說話的眼神”看我。 可是到這個階段,我們還是沒有共讀,不知道已經危險了要趕快帶識字了! (真想回到過去拿鍋子敲醒我自己 哈哈! )
(剛開始時,我用錯的方式使用樂樂教大兒子,他的表情很明顯不開心)
就在這個時候,我和身邊的幾個中國媽媽辦了一個每周一次的中文聚會。每個媽媽輪流每周教我們的孩子中文,每周教5-6個字,講個故事,唱首歌,(沒有用特別教材,學簡體)。上課40分鐘,下課後孩子們一起到草地上奔跑,野餐吃零食。媽媽們在一旁看著他們消耗體力,一邊聊著生活裡的事。 孩子們一起玩時是全英文,不管我們怎麼提醒,他們最多就是一句中文後,轉頭又忘了開始說起英文。 當時我只覺得挫折,但不懂這是件多麼自然的事。就這麼幾個月過去,陸續因為大家生活重心不同,自辦中文班人數來愈少,就這麼結束了。 而之後的中文/識字學習也因為我懷老三生活忙錄就忘了大半年。
現在看起來,覺得我在這條路上也是一路碰撞,像每個家庭一樣,想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。 所以看到不錯的點子就試,可惜很多時候都從”成人”角度去看事,慢慢的才學到,要從”孩子”的角度去看,才漸漸順利起來。
就在他六歲多,我們家妹妹兩歲,老三快出生的時候,找到了BETTY 的CHALK ACADEMY的網站。當時對我是非常驚喜的! 看著BETTY用好多輕鬆有趣的方法,協助她的孩子增進中文能力,碰巧她們家也是有韓語,就讓我覺得更有連結。於是和大兒子重新踏上了識字這個旅程。
雖然看著BETTY的分享,陸續也看愈來愈多海外家庭是一起這樣努力著。
可是其實一開始並不順利,我想是我有太多根深蒂固的想法,造成讓我大兒子產生了對中文學習不好的連結。
1) 識字從寫開始,一個字要寫很多次
這是我小時候學的方法,每天回家作業就是好多寫不完重覆的中文字,所以我也以為要讓我家小孩一直寫就會記下這個字。而那個時候他連英文字母都寫不好,畫畫都還是直線狀態,直接埋下了痛恨寫中文字的根。
2) 不知道要協助孩子找自己需要識字和學中文的原因
一直和孩子說因為可以和媽媽說中文,台灣的家人說中文,因為媽媽是台灣人。可是孩子不懂真正的道理,久了孩子只覺得煩。(因為他覺得不關他的事,孩子只想玩)
3) 識字的活動與生活無關,無法引起興趣
識字書或課本通常是一課一課的,我們都習慣從第一課開始,可是很可能和當天的生活沒關聯。
4) 一個字一個字教,而且用了用閃字卡的方式
其實乎應上面從寫開始,所以認為字要一個字一個字教,會了幾百個字以後才能讀故事書。
這個方法真的有夠痛苦的,而且我兒子只要一看到我拿出一串卡就直接跑走,只剩傷心傻眼的媽媽留在原地。
5) 一次”上課”要一小時
小時候去上學,就是一堂課一小時,所以覺得到了學習時間一次就要一小時不然沒有效。
怎麼辦呢? 他現在看到我準備要來”陪”他時就要逃跑了,我又不可能逼著他讓他哭著學吧?
總之我又迷惘了好一陣,試了好多方法都還是無法引起興趣。
而且我不知道這些對孩子的不合理的期待,其實正在慢慢的破壞我們的親子關係。
直到樂樂書來到我們家,這真的是一個轉變的開始。
這個時候哥哥6歲半,妹妹2歲半,兩個人每天都拿著書一起讀,而且讀得好開心。
這樣的畫面,是我期待已久,但卻一直不知道怎麼做的!
也因此認識了作者姚老師,漸漸的和姚老師學習了很多有關兒童識字的方法。
總結下面幾個重點:
1) 讀寫要分離
教孩子閱讀是可以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的,寫字需要很多其它的能力,應該把握時間儘早先學會閱讀,等能閱讀後,再來學寫字比較輕鬆。
2) 孩子本身學習中文/識字的原因是什麼?
依照孩子的喜好,幫他們做連結,進而找到他們自己學中文的原因。
我們家大兒子對故宮的文物非常有興趣,他也了解到如果他能識字,可以看懂更多相關的資料,就可以取得更多他想了解的知識,也因為這樣他願意花時間增加自己的識字量。
3) 要有關聯
準備識字材料時,需要和當下發生的事有關,這樣才會產生強烈的連結,對孩子才有意羲。
比如一起料理時,可以把步驟簡單寫出來,在重覆指讀的過程中,會產生連結,這樣孩子覺得是和我有關係的! 也就自然學得好。
4) 用閱讀識字的方法,先閱讀,自然會識字
中文字一個字有時有很多音,也有不同意思,學會各別的”字”後再去閱讀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。但利用孩子喜歡重覆閱讀的階段,大量重覆閱讀對孩子有意義的句子,也許剛開始看起來他們是在背,重覆這樣的過程,就算背了很多句子,也同時增加他們和該字的接觸。
5) 理解孩子能專注的時間很短
要把學習分散開來,一次2分鐘X年紀(例: 4歲孩子只能期待他們專注8分鐘)
所以一次10分鐘之內,一天多做幾次,每天做是關鍵。
老實說,這些重點真的領悟還不是姚老師一開始告訴我,我就實行和了解真的有用的。
這其中我也不斷懷疑,不斷改變做法,或一直和姚老師求助。
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謝姚老師這一路不厭其煩的支持。
哈,相信我,會看到這兒的你,絕對不孤單,自我懷疑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。
但相信自己、相信孩子、相信這個方法可行,堅持下去就是唯一的方法啊!
回首這條孩子識字的路,雖然還在進行中~
我還有幾個最近才悟出的關鍵重點
1) 給孩子獨立自主學習的機會
成人雖然懂的比孩子多,但不一定懂最好的方法教會孩子。
先理解自己不是老師,所以我們不教,我們是一個陪伴孩子學習在一旁輔助的人,
讓他們養成自己學習的習慣,利用點讀筆或任何能提供音源的設備,配合書籍。
2) 給孩子有展現的舞台
我相信讓孩子們產生自信最好的方式,就是給他機會去展現,甚至是讓他有機會去教別人他會的東西,都是很好的方式。 鼓勵孩子分享他學到的東西,可以是錄影的方式、線上meeting,或是playgroup、學校課堂上與同學分享。因為分享前需要準備,就有練習的機會,上台實際演練一次,表演結束可以聊一下看下次如何做的更好。經過重覆做這些事,孩子會愈來有自信,因此會更愛上學中文。
大兒子在不久前,其實是連樂樂的紅書都讀得不好,那時他已經快八歲,我覺得我已經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,真的很怕就這麼錯過了他學識字的機會。很感恩遇到一些樂樂家庭,我們開始了樂樂線上共讀,他看到很多四歲的孩子,能夠把綠書讀得非常的好。於是自己每天花時間拿樂樂筆點讀,線上共讀的時候,因為自己一點一點的進步,產生了很大的自信。很快就讀會黃書和綠書。
3) 孩子享受自己閱讀比識多少字重要
我以前也以為孩子識字是一個字一個字學會才會讀,也曾經想知道他到底會了多少字,和會了什麼字,想做記錄。但我發現這是對我,和對大兒子無限的挫折啊!
因為用這樣的方法,他常常還是記不住已經覆習過千百遍的字。
我還曾經懷疑難道是他比較不聰明? 殊不知是我沒弄清楚語言學習的方法。
用了閱讀識字的方法後,我們不去看什字他會,什麼字他不會,把那個時間拿去讀更多想讀的書,建立一個關係是讓他知道他讀不出來的字我會補,不然點讀筆可以讀、或有CD可以聽。在不斷閱讀的過程,他的大腦會慢慢解碼這些中文字。所以如果你問我他會什麼字,多少字,我真的答不出來。但他能讀懂他想讀的書,而且很享受閱讀,這就足夠了!
4) 幫孩子找到啟動自動閱讀模式的書
黃書和綠書結束後,我們找了許多家裡的簡單繪本,當時大兒子迷上怪傑佐羅力和喜羊羊除了與我共讀的時間,每天有非常多的時間都是在看怪傑佐羅力(圖多的橋樑書)和喜羊羊(漫畫)。我覺得這兩套書幫他解碼了非常多的字,也是他識字量在黃書和綠書後,如滾雪球般成長。所以,在對的階段(不是看年齡喔),幫孩子找到適合的讀物真的非常重要。
最後,我們家哥哥能夠在一年的時間內,從無法閱讀簡單的句子,到可以獨立閱讀大部份的童書,中低年級橋樑書歸功給姚老師對我們的堅持要求-
初學閱讀識字的孩子,絕對不要花時間學注音/拼音。
我們家裡的書,大部份是從台灣來的,所以很多都有注音。我在搜尋大部份社團和教識字和閱讀方法時,發現幾乎99%以上都會討論要教孩子注音,練習注音,所以孩子能早日獨立閱讀。
其實要學注音的37個符號並不難,難在要去把他搭配起來,是需要做很多練習的時間。再來就是,如果孩子習慣看了有注音的字,眼睛自然會被吸引去看注音。當然看多了識字量會慢慢增加,可是其實是要多花很多時間的。如果完全不會就沒有這個煩惱了,這也是我大兒子可以一下子如滾雪球般進步的主要原因。因為不會注音就不會依賴注音,更不用花時間戒注音,我也省事不用專門找無注音的書讓他讀。
註1- 足夠的語言輸入- 讓孩子能多聽,要能多聽才能說。除了聽CD,聽故事,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能多把生活裡的細節說出來給孩子聽,就能提供足夠的語言輸入。多語的孩子因為聽單個語言的語言輸入不足會比一般孩子語言遲緩。所以家長做的到的話,把細節依每個語言都多說幾遍。
註2-利用閱讀識字和直接識字的方法,對孩子來說學最快的年齡是2-5歲,在孩子還喜歡”重覆”看某些書,讓媽媽要重覆唸100遍到瘋狂的階段。等孩子進入下一個階段,想看各式各樣的書,字重覆的機率低,就很難了。所以理想的狀況是讓孩子在”愛看重覆階段”養成願意獨立閱讀的能力,就可以在進入下個階段時,自己看各式各樣的書了。(PS: 即使我家孩子現在能獨立閱讀,我們每天還是進行親子共讀,一起讀不管我讀,他們讀,我們一起讀,這是我們增進我們親子關係的特別時間,就像每天都要說我愛你和抱抱一樣重要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