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語 Q&A 13 : 兒童識字量以及父母什麼時候可以放手?

首先要知道:

#父母放手和孩子的識字量或者說閱讀能力,是很有關係的。

#先認識一個科學的研究依據:
母語水平有個臨界點,只有孩子時期(通常是11、12歲以前),習得的語言才有可能達到母語水平,12歲以後才開始學的語言,永遠都是第二語言了(除了少數語言天份特別好的人)。

#識字量
中、港、台,小學生11、12歲畢業,約有2500-3000字,這個數量很足夠他們自己可以閱讀很多中文書籍了,也可以說他們有了自己獨立學習,提高自己中文的基礎了。如果我們能夠幫助孩子在11、12 歲(母語學習臨界點)之前掌握這個識字量,孩子就有獨立閱讀的基本能力,此時,父母可以放手了。12歲之後,孩子要看什麼中文書,武俠小說、愛情小說、新聞、漫畫等等,只要他喜歡,繼續閱讀,請多加鼓勵,不要限制他們只可以讀文學作品。

認字沒有年齡限制,這樣的識字量,不是要等到11、12歲才完成的,方法適當,付出學習的時間,所謂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配合,很多孩子在「更小的」年齡,就完成這樣的識字量了,而且同時還閱讀了很多中文讀物,相信很多會中文的成人,他們都有這樣的親身體驗,不是一定要等到小學畢業才達到這個目標。

#這裡提到,一旦孩子可以用中文獨立閱讀了,就是父母可以放手的時間。
雖然孩子一直說中文,對中文閱讀有幫助,但是這個幫助只是在早期閱讀起步的階段。

可是,孩子如果能夠獨立用中文閱讀了,也就是父母可以放手的時間的時候,即便孩子不再跟你們用中文交流,只是使用英語跟你們對話,你們都「不用」太擔心了。只要孩子還能繼續經常的閱讀中文書籍,這個語言即便不聽不說,他都不會「失去了」,永遠屬於他了,這就是為什麼我永遠把「閱讀」視為最最最重要的事,你們要幫他達到一個可以獨立閱讀的程度,而且最好是在12歲以前,你們就可以放手了,換言之11、12歲以前,需要建立2500-3000個漢字,奠定他們閱讀的基本能力。

#有父母說,如果兩歲開始學,要付出「十年」代價,那麽長的時間,那我不幹了?我想還是要幹,而且是「積極地」幹,因為你的孩子會終身受益啊!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學鋼琴,很多也是路途「不平坦」。有人說,讓孩子學鋼琴,考驗的不是孩子的毅力,而是父母的毅力。孩子學琴,父母要費時接送,督促甚至陪陪伴練琴,沒有10年,能夠彈到什麼程度呢?同理,鼓勵孩子學習地第二語言,也是需要付出和持續力的,不容半途而發的。我會把這10年分為兩個5年,前5年比較辛苦,後5年是陪讀或者督促孩子儘量天天閱讀一篇文章來增加詞彙,鞏固自己的閱讀能力。(他未必想要跟你一起讀,因為“眼睛“看,快過“嘴巴”讀)這樣10年之後,孩子即便「斷斷續續」地閱讀中文書,溫習和保持已經習得的2500-3000的識字能力,「中文就永遠是他的一部份了」。如果要更高的「造詣」,端賴他這10年之後的學習動機了,動機越強,自然會「自動」學習更多,程度自然越高。

#坦白說,10年後,孩子上中學了,父母已經不太能夠「掌控」孩子的學習時間。孩子進入青春期,學習的「科目」增加了,課外活動多了,沒有多少時間只放在「語文」學習。語文學習基本上主要是在小學奠定的。所以,我為什麼覺得10年後,妳不想放手也不得不放手呢!

繼續閱讀: 

雙語 Q & A